Search


【進步慢一點比較好!】

今天在遠流出版社和Abby的促成下,與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進步慢一點比較好!】

今天在遠流出版社和Abby的促成下,與南拳媽媽一、二代成員的宇豪見面分享跑步訓練的知識,也一起在松山運動中心旁的300m操場跑了一小段。

談話間,可以感受到一位認真跑者想進步的熱切心情。他於三年前開始跑步,目前的PB是今年三月的萬金馬:3小時36分,他說破三是他的夢想。

他的下一場目標賽事是日本的大阪馬,問我該如何規劃訓練計畫。因為時間與地域上的限制,無法詳細說明,但還是粗略地替他規劃了訓練計畫,在此做個紀錄……

先很快跟他說明馬拉松訓練的四個週期與其進程為:
E強度→ I 強度→T強度→M強度

因為現在離十月的大阪馬還有六個月,他目前的5公里最佳成績為20分22秒,耐力網上的跑力為48,因此我替他安排的訓練強度與時程為:

Ⓞ第一週期:為期六週,以E強度為主(宇豪的E配速上限為05:28/km),每週至少跑一次超過2小時的LSD,其他日子也都以E強度的課表為主,其中要選兩到三次的E課表在之後加上R強度的快步跑,用來消除LSD的副作用。此時期的月跑量至少要達300k。

Ⓞ第二週期:為期六週,以I強度為主,每週練6~10趟亞索八百(宇豪的I 配速為04:03/km = 01:36/400m),第一週先從6趟開始,每週練兩次,逐週增加一趟,最多到10趟。亞索的隔天為休息日,進行緩和跑20~30分鐘。其他訓練日子中至少還要排一次2小時以上的LSD。

Ⓞ第三週期:為期六週,以T強度為主,每週練兩次T強度的配速跑(宇豪的T 配速為04:24/km=01:45/400m),其餘天數要練一次亞索八百、一次LSD。若還吃得下,也有時間則以E配速跑即可。

Ⓞ第四週期:為期六週,以M 配速為主(宇豪的M配速為04:41/km),每週跑兩次M配速跑,訓練時間1.5~2小時。其餘天數要練一次T配速跑、一次亞索八百、一次2.5小時的E強度LSD。還有個重點是,比賽前兩週就要開始減量,讓身體在比賽前恢復到最佳狀態。

談完體能後,現場再幫他拍攝跑步動作以及分析跑姿,發現他的問題在跨步與腿尾巴太長了,使得腳落地後支撐期過長,不只減慢速度也提高了受傷的風險。現場教了他一些技術改正的要領與肌力動作……

事後宇豪問:「這樣就能進到三小時嗎?」
我笑著說:「不能!如果你有耐心跑完這個週期的話一定會進步,但不可能今年就破三,就算可以的話也不建議急於求成。進步慢一點比較好!」我補充說:「比較好玩……也比較安全。」有了上一次破三課程的經驗後,我更深刻地體悟到「慢」的意義,要慢才跑得遠,進步也是。

從大陸跟著博士教學,以及今天跟宇豪與之前東華鐵人隊的朋友Amos談完後,覺得自己似乎對教練的工作愈來愈感興趣……開始體認到教練這個角色的價值所在。

專们研究【姿勢跑法】的226鐵人冠軍之運動作家
徐國峰 HSU KUO FENG老師特地從花蓮上來
教導我跑步的正確姿勢&訓練的科學化技術!
真的是受益超級多!
乾脆我寫篇心得文來分享秘技如何??
想看人的舉手!!

ps:老師的新書【體能‧肌力‧技術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】即將於4/30日在各大書店發行,大家請多支持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徐國峰近年作品 《鐵人三項入門》 (2010,臉譜出版) 《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》 (2011,花木蘭出版) 《在水裡自由練功》 (2012,臉譜出版)。 《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》 (2014,臉譜出版) 《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》 (2014,臉譜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》 (2015,遠流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》 (2016年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著) 《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》 (2019年,臉譜出版) 譯作: 《跑步該怎麼跑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跑步,該怎麼跑:實戰操練手冊(附DVD)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》 (2013,臉譜出版) 《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》 (2014,遠流出版) 《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》 (2015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譯)
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、研究、訓練、課程與心得分享,不提供諮詢服務。
View all posts